1.“電阻法噴吹成纖、干法針刺制毯”與“電阻法甩絲成纖、干法針刺制毯”仍是國際上陶瓷纖維生產的兩種典型工藝技術。由于陶瓷纖維應用范圍
的擴大,要求陶瓷纖維產品向功能性方向發展,以滿足特定應用領域內所需的專用功能性產品。例如:
(1)用作陶瓷纖維針刺毯、模塊、紡織品等陶瓷纖維二次制品,須采用以甩絲成纖工藝生產的甩絲纖維做原料,使產品具有優良的高溫物理性能、機
械性能及可紡性能。
(2)濕法真空成型制品、纖維不定形材料(纖維澆注料、噴涂料、涂抹料)、纖維紙等產品,則需用以噴吹成纖工藝生產的噴吹纖維做原料。這樣可
改善上述纖維二次制品纖維分散性、結合劑的均勻性及制品的柔韌性。
所以,上述兩種陶瓷纖維生產工藝,始終保持同步發展的局面,談不上一種工藝取代另一種工藝的問題。并且隨著工藝技術和工藝裝備的完善和提高
,使兩種工藝技術和工藝裝備日趨成熟。
2.“熔融法”與“膠體法(或稱化學法)”亦是兩種并存,同步發展的工藝技術。因為兩種工藝技術生產的產品有著本質的區別,前者生產非晶質(
玻璃態)纖維,后者生產多晶晶質纖維。前者技術含量低、生產成本低,產品應用量大面廣,屬于工業窯爐、加熱裝置耐火、隔熱應用領域中的基礎材料
,而后者技術含量高、生產成本高,產品主要用于1300℃以上高溫工業窯爐的耐火隔熱及航空、航天、核能技術等尖端領域,產品用量小,但附加值高。
為此,英國I.C.I公司、美國杜邦公司、美國3M公司、日本住友化學公司等以生產晶質短纖維、晶質連續纖維的企業,由于技術上的創新和高經濟效益,使
他們得到迅速發展。
3.提高陶瓷纖維生產原料純度,發展大生產能力陶瓷纖維工藝裝備,是陶瓷纖維技術發展的另一個特征。
國外甩絲成纖針刺毯生產線最大年生產能力達5000t的規模,“生產線”電阻爐熔融液排放量為1000kg/h。噴吹成纖針刺毯生產線最大年生產能力為
1500t。“生產線”原料采用風力輸送,各生產工序實現計算自動控制。
“生產線”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,工藝裝備結構創新及“生產線”生產能力的成倍提高,有效地降低了消耗、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,并最終
導致生產成本降低,市場競爭能力的提高。
文章整理:陶瓷纖維_保溫材料_耐火材料_堇青石板_硅酸鋁保溫涂料_陶瓷纖維毯_高溫粘結劑_佛山南方(綜合)保溫材料廠
http://www.jizhitanmi.cn/index.asp